古人名字后面的字是什么意思?
2023-09-04 20:33:28 本站作者:小啦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上学的时候每每讲到古人的名号,总是非常长,比如唐代诗人李白,姓李名白,宇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他们名字后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分水岭,有字还是没字,代表了古代男子,成年还是未成年。
按照古人的习俗。男子到了20岁要举行冠礼。冠礼就代表了这个男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了,古代20岁被称为弱冠之年,在行冠礼的同时还要加字。女子在15岁的时候,标志着这个女子成年就可以成婚了。古代女子在一般是不加字的,所以"字"可以理解为古代成年男子的专属。
"字"一般来说不是由父母命名的。古代男子在弱冠之年或者是成婚之时,会有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,或者是名望比较高的官员来给这个男子来命字。命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荣耀的加持。
在古代同辈之间,是不能直呼大名的,必须喊字。比如三国时期,你喊孟德这就是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。如果你喊曹操那就等于在骂街。
在春秋时期诸侯的名字,绝对是不能直呼的。如果你想侮辱这个诸侯,直接喊人家名字就行了。至于古代什么样的人才能直呼其名呢?比如家中的长辈,负责你学习的师长,或者是上级的官员。古人取名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划分尊卑等级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称呼,同辈之人的交往就只能喊人家的字,但是在自称的时候就不能用字来自称,必须称呼自己的名字,这表示对谈话之人的尊重。
比如《三国志》中就会经常记载曹操、刘备这些人说自己的时候就会说操如何如何,备如何如何。刘备是不能说自己是玄德如何如何的,除非是比自己身份低或者是辈分低的人,才可以用字来自称。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,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合乎礼法等级,比如古人在取名字的时候都非常的考究。
《左传》中记载了古人命名时的规矩:以名生为信,以德命为义,以类命为象,取于物为假,取于父为类,不以国,不以官,不以山川,不以隐疾,不以畜牲,不以器币,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五法六忌。
五法就是小孩取名字的时候,可以用信、义,象假、类这五大类。六忌就是在取名字的时候,不可以用本国的国名,不可以用本国的官职名称,不可以用山川之名,不可以用疾病之名,也不可以用家禽跟家畜之名,更不可以用货币跟礼器之名。所以古人起名字的时候,很少有这六类来取名的。
除了名之外,字在取的时候也非常的考究?你比如说,命字的第一个字如果是这个伯仲叔季这些字,就代表了古人的出生顺序。三国时期的司马懿,字仲达,这就是说司马懿是司马家的老二。再比如说马良,字季常就代表了马良是马家的老四。
字后面那个字是"甫"字的,则代表了这个男子的性别。"甫"在古代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。加"父"也是一样,"父"跟"甫"是相通的,比如王安石就字介父,而且字跟名字一般情况下都是有关联的。比如说杜甫字子美,上文中说了甫在古代是对一个男子的美称,那字子美就不言而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