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学习科普

古代科举考试流程

2023-09-12 13:10:07 本站作者:小啦 【 字体:

科举制度,是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。从隋朝至清代,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。到明清时期,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完备的制度,共分4级:童试、乡试、会试和殿试。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,以"四书五经"文句命题,阐释义理。"五经"题须依据宋元人的注疏,"四书"题则以朱熹《四书集注》为准。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。

微信图片_20230912124510.jpg

1.童试:

童试也叫"童生试"。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,有白发苍苍的童生。明代由提学官主持考试,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。

童试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考试地点分别在县、府、州。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,院试合格后,取得生员(秀才)资格,方能进入府、州、县学学习,所以"童试"又叫入学考试。

微信图片_202309121245101.jpg

2.乡试:

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,凡获秀才身份的府、州、县学生员、监生、贡生均可参加。主考官由皇帝委派的官员主持。因在秋八月举行,故又称"秋闱"(闱,考场),连考三场,每场三天。考后发布正、副榜,正榜所取的叫"举人",第一名叫"解元"。

"举人"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,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,但仅仅是有资格,具体什么时候做官还得等机会。清代讽刺小说《儒林外史》中的"范进中举"一段说的便是范进乡试中举,喜极而疯的情形。

3.会试:

会试是每三年一次,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贡院举行的考试。会试在春季举行,故又称"春闱",同样是连考三场,每场三天。

会试由礼部主持,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。皇帝任命正、副总裁,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,录取三百名为"贡士",第一名叫"会元"。

微信图片_20230912124509.jpg

4.殿试:

殿试也是每三年一次,在皇宫殿廷举行的考试,又称"御试""廷试""廷对"等,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。

会试录取的"贡士"可以参加四月举行的"殿试",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,进行策问,以定甲第。实际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试,并不亲自策问。据说"殿试"制度最早始于武则天。殿试只考一题,考的是对策,为期一天。

殿试一般不再淘汰人,只是将所有人排出次序,录取名单称为"甲榜",又称"金榜",所谓"金榜题名"即指此。

具体分为三甲,一甲只取三名,赐"进士及第"称号,第一名为"状元"(鼎元),第二名为"榜眼",第三名为"探花"。

二甲若干名,赐"进士出身"称号;三甲若干名,赐"同进士出身"称号。二、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,一、二、三甲统称进士。

考中进士,一甲即授官职,二甲、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,学习三年再授官职。

微信图片_20230912124508.jpg

5.状元

"状元"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名,其地位也日益特殊,成为中国读书人"一朝成名天下知"的象征。

据史书记载,从唐代科举考试开始,至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最后一次科考,其间历代王朝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名,武状元185名。

其中历史上有名的状元如唐代的贺知章、王维,宋代的文天祥,明代的杨慎,清代的翁同酥、张謇等,都是大文豪。而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,则是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的刘春霖。

6.连中三元

自古言:"文不称第一,武不称第二。"客观地说,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"连中三元"(解元、会元、状元),确实相当难,历史上的王安石、苏东坡父子等大文豪均没有出现"连中三元"的现实也说明了这点。

据史料记载,历代"连中三元"数下来,总共出现过17次"连中三元"的情形,其中还有两次武科举的"连中三元"。

微信图片_202309121245081.jpg

7.秀才

考中秀才之后,可以说是十年寒窗初步获得成果。进,可以去考取举人,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;退,则可以开设私塾,也算有了个正经职业。并且,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,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,比如免除赋税、徭役,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。

于是秀才这个最低功名成了明清两代出身贫困的读书人科举考试的"歇脚所"。他们往往一边通过教书获得经济来源,一边继续考取功名。

但因为竞争激烈,尤其清代时满族统治者排斥汉人做官,许多人也就一辈子呆在这个"歇脚所"了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以第一名中"秀才",之后再没有"晋级",自聊以写小说,也是有所建树。


阅读全文
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