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历史地理

昆阳之战

2023-11-21 21:57:34 本站作者:小啦 【 字体:

昆阳之战是中国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,此战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主力,为起义军胜利进军洛阳、长安,最终推翻新莽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,因此在历代颇受关注。

微信图片_202311212132201.jpg

一、事件介绍

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,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,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。故称为昆阳之战。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,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与兴衰,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。

昆阳之战中"位面之子"刘秀一战天下闻名。昆阳之战不但是玄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,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"穿越者"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。

二、事件背景

新朝末年,王莽乱政导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、流离失所。最终爆发农民起义。其中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北方赤眉、南方绿( Li )林。王莽认为赤眉军声势更大,便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围剿北方的赤眉军。而绿林军也趁此机会不断发展,等到刘玄称帝,公开提出恢复汉朝,建立更始政权之后,王莽才意识到南方的绿林起义军对新莽政权的威胁更大,因而决定转移战略重心,一方面将进攻赤眉的主力军调到南方作战;一方面紧急调集各郡兵力,准备彻底消灭绿林军。

王莽为了编成对汉军作战的强大部队,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,征调当时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,充当军中的类似参谋的官吏,并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,专门负责构筑营垒,将虎、豹、犀牛、象等凶猛野兽圈至军内饲养,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,震撼敌人。各州郡均自选精兵,由郡和牧守亲自率领,限期到洛阳附近集中,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42万多人,号称百万大军。这些军队集中后,即开始向颖川开进。在颍川又会合了严尤、陈茂的部队,随即向昆阳方向进击。大军逶迤千里,粮草辎重络绎不绝。

三、事件经过

公元23年,莽军先锋部队到达昆阳,当时驻守在昆阳的绿林军仅七八千人,他们在昆阳城上望见王莽的军队,"旌旗辎重,千里不绝"。有的起义军将领惧怕莽军声威,主张放弃昆阳,各自回到原来的驻地,以避其锋。刘秀则主张坚守昆阳,集中兵力,寻机破敌。他对大家说:现在我们兵马和粮草都缺少,靠大家同心协力打击敌人,也许能够成功;如果大家散伙,昆阳一失守,我们各部也马上被消灭,那就什么都完了。大家觉得刘秀说得有道理,但又觉得王莽军兵力强大死守在昆阳很难取胜。于是大家商量决定:王常、王风坚守昆阳,刘秀带12勇士,骑马趁黑夜突围出去,到定陵和卧城去调援兵。当天星夜,刘秀悄悄出了昆阳城南门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敌人的大营。

王莽军猝不及防,刘秀等人闯营成功。昆阳城虽小,但还是比较坚固的,王莽军想了好多攻城的办法,始终无法把城攻破,拖延了几天时间,最终,增援的绿林军及时赶到。刘秀亲自率步骑兵千余人作前锋,攻击莽军。王邑、王寻见刘秀兵少,仅派数千人迎战。刘秀乘敌军还没站稳脚跟,决定先发制人,指挥部队,突然冲杀过去。援军领兵诸将见刘秀勇猛直前,胆壮起来,相继进攻,连战连胜,斩杀敌军数千人,首战告捷。此时,刘縮率领的军队已攻下宛城,但消息尚未传到昆阳。为了鼓舞士气,瓦解敌人军心,刘秀便假说宛城已经攻下,把假造的战报射入城中,并称宛城起义军很快就会到达昆阳,反击敌人。

昆阳内外的起义军听到这个消息后,"胆气益壮,无不以一当百"。刘秀又率敢死兵3000人,迂回到昆阳城西,向敌人指挥中枢发起猛攻。王莽军顿时阵脚大乱,主帅王寻被杀,很多将领逃跑,莽军全线崩溃。此时,城内守军擂鼓而出,内外合攻,喊杀声震天动地,莽军大败,官兵纷纷争逃,互相践踏,死者不可胜计,王邑、严尤骑马仓惶逃去。绿林军大获全胜。

四、历史意义

昆阳之战削弱了新朝对全国的统治,各地豪强纷纷斩杀王莽任命的官员,自封为将军,改用更始年号,响应更始政权号召。

昆阳之战瓦解了王莽政权的军事组织能力,使王莽政权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军事力量镇压各地反政府武装,此战成为新朝覆灭的标志性事件。昆阳之战结束三个月后,关中起义军攻入长安,王莽在混乱中被杀,死于未央宫,新朝灭亡。


阅读全文
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