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历史地理

龙场悟道

2023-11-21 22:03:30 本站作者:小啦 【 字体:

"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"史称龙场悟道。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,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,日夜反省。一天半夜里,他忽然有了顿悟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"龙场悟道"。

微信图片_20231121213218.jpg

一、人物介绍
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﹣1529年1月9日),本名王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又号乐山居士,浙江余姚人。明朝杰出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、教育家。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,明孝宗弘治十二年(1499年)进士,仕于孝宗、武宗、世宗三朝,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、庐陵知县、右合都御史、南赣巡抚、两广总督等职,接连平定南赣、两广盗乱及宸豪之乱,因功获封新建伯,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。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、左都御史。嘉靖七年十一月(1529年1月)逝世,享年五十七岁。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,谥号"文成"。万历十二年(1584年)从祀于孔庙。

二、事件背景

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,因考试出色,举南宫第二人,赐二甲进士第七人,观政工部。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,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,随后授刑部主事,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,随后因病请求归乡。弘治十七年(1504年),起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。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冬,宦官刘瑾擅政,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。

王守仁上疏论救,而触怒刘瑾,被杖四十,谪贬至贵州龙场,当龙场驿栈驿丞。同时,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,调任南京吏部尚书。路途中,王守仁被刘瑾派人追杀,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。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,王华对他说:"既然朝廷委命于你,就有责任在身,你还是上任去吧。"随后他踏上路途,来到贵州龙场。

三、事件经过

龙场万山丛薄,苗、傣杂居。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,王阳明结合历年来

的遭遇,日夜反省。一天半夜里,他忽然有了顿悟,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,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(王阳明一夜成圣)。认识到"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"这就是著名的"龙场悟道"。圣人之道是什么,就是良知,良知人人都有。判断事情对错是非,标准是良知,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。他在这段时期写了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"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"理论迷惑不解,向他请教说: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,与我心有何关系?他回答说:"尔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。尔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,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,不在尔的心外。'

四、理论概述

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,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。所谓"知行合一",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。"知",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。"行",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。王守仁的"知行合一"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。

1、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。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,不能分为"两截"。"知行原是两个字,说一个工夫"。从道德教育上看,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"知而不行",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,这是有积极意义的。

二者互为表里,不可分离。知必然要表现为行,不行不能算真知。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,如果不去行动,不能算是真知。王守仁认为:良知,无不行,而自觉的行,也就是知。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。

2、以知为行,知决定行。王守仁说:"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"。意思是说,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,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"良知"的工夫。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,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"良知"的完成。

五、当代意义

王阳明的龙场悟道,在居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之外,开启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潮流。

王阳明的心学智慧,为迷茫和痛苦的现代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灵魂指引。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确价值观,找到自己的内心宁静与和谐。与心的美有关的所有事物,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珍视的。因此,通过学习和应用王阳明心学中的智慧和思想,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和挑战,获取更好的生活和发展。


阅读全文
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