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历史地理

孔子七十二贤中的"另类"——冉求

2024-01-11 17:00:12 本站作者:小啦 【 字体:

孔子门徒众者三千,其中有七十二贤人,这些孔子的学生遵从孔子教诲,上者直达厅堂为国施政,下者体察躬行为民谋私。在孔子众多弟子中,就有这么一位徒弟,在史料典籍中既没有关于他的仁义道德的侃侃而谈,口口相传中也没有关于他向孔子求是的只言片语,更有甚者他还差点被孔子逐出师门。那他是谁呢?他就是冉求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1160649.jpg

冉求字子有,又名冉有,冉子。春秋末期,鲁国人,一说是位于今天的菏泽定陶区冉烟镇,一说位于济宁市嘉祥县黄垓镇。早年的冉求出身贫困,但是幼时聪明好学,师从孔子,逐渐成为孔子的得力弟子。孔子与冉求的关系甚是密切,当孔子在鲁国宣传自己的仁政,礼义学说时,被鲁国掌权的"三大夫"所不容,后被逐出国门周游列国,冉求也追从孔子左右,为孔子驾车。那么冉求究竟有什么才能呢?

孔子曾这样称赞冉求"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国,可以为之宰",意思是冉求可以在有一千座房屋和百辆战车的小国做宰相,有一次孔子和子路,冉求,曾皙,公西华坐在一起,让弟子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梦想,等到冉求了,他说如果给我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家,不出三年我可以使人民富足,但至于道德教化,还需要请有贤能的人来治理。从这些只言片语的细节中,我们可以看出冉求励志于在仕途上有所建树,果不其然在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,鲁国大夫季氏就召回冉求回国充任季氏的总管,从此开启了仕途生涯。

冉求文韬武略,助鲁御齐于清地。公元前484年(鲁哀公十一年)春季,齐国出兵攻打鲁国。季孙氏问冉求办法,冉求给出上中下三策,而鲁国当权的三大贵族相互猜忌,害怕齐国军队不敢出兵。冉求机智过人,妙语连珠,经过讽刺敲打,使得三大贵族决心抗齐。冉求身先士卒带领三千甲士,三百亲兵组成左路军队手持长矛冲入齐军,在右路军溃逃的不利情况下,依然斩杀八十甲士,大败齐军。孔子称赞冉求"义也"。冉求临危而不乱,为国家社稷的安定作出了贡献,大义凛然也。

再求又是为何被逐出师门呢。春秋末期各国励精图治,大刀阔斧进行于改革。鲁国主持政事季孙氏力挺改革,遂命令冉求制定改革措施。冉求建议将之前的丘赋改为按田赋,虽然表面农民的税收增加了,但是新赋税制度下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。这样的赋税制度引起了孔子的反对,孔子认为冉求帮助季孙氏聚敛财富,剥削百姓,使得季孙氏的财富比宗主辅相周公的还要多,所以发出了"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"的气话。虽然冉求与老师孔子因政见有所不同,但是能够力排众议,坚持己见,充分说明了冉求具有非凡战略眼光,勇于改革创新精神。

虽然收到了恩师孔子的批评,冉求性格谦逊,为人低调沉稳,重视师徒情谊。一日子路问孔子,如果我得到一个好的方法应该怎么办?孔子回答,那应该三思而后行。冉求也问了同样的问题,孔子却答到,那要立刻去做,不要犹豫。子华对此不解,孔子道出了原委,子路性格强势,做事果断,需要三思而后行而冉求性格沉稳,为人谦逊低调,需要果断一些。从这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冉求性格特点,冉求视孔子恩重如父,在助鲁国击退齐国的时候,依然没有忘记身在国外四处漂泊的孔子。在季康子问他是怎么会有领军打仗的才能时,冉求说是孔子所教,恳求让孔子回国。至此孔子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之旅。孔子在晚年时,得到冉求的帮助,孔子逝世之后,冉求不忘师恩,选着了为孔子守灵直到终老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冉求用自己行为事迹来诠释恩师仁义礼智信的观点,向后人诉说着自己的家国情怀。

冉求位列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之一,与同是十贤的子路,颜回齐名。根据冉求的功德事迹,后人将其尊称徐公,彭城公,冉子,配享太庙。他在军事上指挥领导才能,政治上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谦逊谨慎的处世风格值得我们后人学习。


阅读全文
加载中~